跳至主要內容

gRPC的原理

pptg大约 2 分钟

1. 简介

gRPC是Google推出的一种基于HTTP/2和Protobuf(Protocol Buffers)的远程调用框架(Remote Procedure Call,RPC),相比传统的HTTP远程调用(比如组里正在用的Feign是HTTP+JSON)效率更高

gRPC有四种通信方式,分别是(其实就是一次请求和流式请求的2*2):

  • 客服端一次请求,服务器一次应答
  • 客服端一次请求,服务器多次应答(流式)
  • 客服端多次请求(流式),服务器一次应答
  • 客服端多次请求(流式),服务器多次应答(流式)

2. 为什么速度快

2.1 Protobuf vs JSON

  • 数据结构:JSON用key-value来描述;而Protobuf采用二进制编码,极大的减小了数据的传输量
  • 解析速度:JSON在运行时解析;而Protobuf因为自动生成了代码,所以可以在编译时提前生成数据的结构,提升了编码解码的速度

然而JSON的可读性很好,对抓包太友好了

2.2 HTTP2 vs HTTP1

常见网络协议中有简单的介绍HTTP协议的演进,其中HTTP/2进行了多路复用、二进制帧、头部压缩等改进,传输效率更高

注意

gRPC虽然快,但在我实际的工作中还是感觉到了有些不方便的地方

比如在老的SpringCloud+Nacos+Feign组的Java微服务中,网关可以直接将请求按照路径分发到各个微服务,同时也不需要事先过度去处理请求的参数

而最近我尝试使用Gin+Etcd+gRPC来组Golang微服务,我所面临的问题是,如果满足gRPC的设计理念,似乎只能在网关微服务使用Gin框架。而这带来的问题是,有些http请求的参数还是在Gin中处理比较方便,必须要先处理一遍再发送到各个微服务的RPC Server中。

而且无法向网关一样智能的转发请求,增加了额外的开发量。

不过凡事皆有代价,这可能就是Trade Off吧